首页 > 文章 > 推荐文章 > 思想·学术

思想·学术

500 篇文章

如何反驳“人本自私” 如何看待“大公无私”

  自私的历史性:  自私是人的一种思想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里的反映。它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没有什么“私有”观念。只是到了社会物质资料有了剩余之后,才产生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存在决定意识”,私有观念也就随之产生,并将随着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而最终消灭。把自私说成人的本性,是对人类历史的
2025-01-09 互动:55

“我们可以等待。”

  前言:  教员在1956年2月10日会见泰国人民促进友好访华代表团全体成员时说:  “目前你们处在困难中,必要时对美国说几句好话,对我们说几句坏话,我们是谅解的。”  这是何等的坦诚啊,在同藏族人士的谈话中,教员也同样如此。  从教员一生的经历中, 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坦诚,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也需要坦诚,有了坦诚,才可以建立友谊,才可以进行合作,才
2025-01-09 互动:60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一切过程矛盾的运动,同一是相对的,斗争是绝对的,这是任何过程如此。  但因矛盾性质每个过程不同,内部构造每个过程不同,这种绝对性、统一性的表现方法因而各异,这是要明白的。  ——《读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著李达、雷仲坚译〈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一九三七年四月),《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第92—93页  一切
2025-01-09 互动:54

关键是大部分人都没有弄懂社会主义公有制

  刚读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工农大众脱节了》(2025-01-07 17:17:27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杨虎)一文。  文章谈到:“……,当这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毫无关系,工农大众基本陷入失业贫困状态,即‘灵活就业’状态,丧失了一切生活保障,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对他们没有丝毫帮助时,社会主义的根基确实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在
2025-01-09 互动:55

妙瓦底成“第二缅北”,有着极其现实的经济动机

  【导读】遭诈骗在泰缅边境失联的中国演员已获救。据泰国警方1月8日公布的信息显示,该演员于1月3日飞抵曼谷素万那普机场后,乘车前往泰国北部达府湄索县,随后越境进入缅甸妙瓦底。这场迅疾的跨国营救使东南亚地区的电信诈骗广受关注,继“缅北电诈”之后,缅甸的妙瓦底成为新的舆论焦点。这篇发表于2021年的文章就曾预测,缅北话务窝点可能在5-10年内发生犯罪迁移,妙瓦底成为
2025-01-09 互动:36

为什么走资派还在走?

  本文发表于《人民日报》1976年4月21日第2版,作者是桂志,有删减。  毛主席指出:“走资派还在走。”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有关这个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时期这个阶级斗争现象,搞清楚为什么走资派还在走,对于我们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明确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
2025-01-09 互动:207

农民看透了“清官”的反动本质

  本文发表于《人民日报》1966年4月22日第5版,原载于《陕西日报》4月19日,作者是史耕。  最近,我们西北大学半耕半读历史系部分师生在西安市郊区六村堡公社的中官亭、后所寨、西席、东席四个生产大队,就“清官问题”向农民群众作了访问,同他们一起进行了讨论。还有一些同学在自己家乡兴平、长安等地的农民群众中作了访问。贫下中农从他们的亲身经历出发,具体而又深刻地
2025-01-09 互动:80

列宁、斯大林论新经济政策(3)《联共党史》摘录

  摘录自联共党史第九章第二节  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从余粮收集制过渡到粮食税即关于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极其重要的决议。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这一转变,显示了列宁政策的无比的英明和远见。  大会决议说明了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问题。实物粮食税征收额要比余粮收集制征收额低些。粮食税额必须在春播以前公布。明确规定了纳税期限。纳税后剩下的全部粮
2025-01-09 互动:41

马恩列斯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12)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128页。《列宁全集》第14卷,第128页。  物质概念,除了表示我们通过感觉感知的客观实在之外,不表示任何其他东西。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273页。《列宁全集》
2025-01-09 互动:39

郝贵生|论列宁《哲学笔记》的当代价值 —纪念列宁逝世101周年

  【笔者按】列宁一生写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及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策略方面的著作和文章。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哲学依据都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理论基础上的,因此列宁一生也写了极其之多的哲学著作、文章。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一是他1908年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书中详细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世界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认识
2025-01-09 互动:71

【学习《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③³

  真理的认识过程³  毛主席说:“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不断加深、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通过无数的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接近的过程。  什么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呢?绝
2025-01-09 互动:40

前头捉了张辉瓒——批驳利用张辉瓒被杀搞历史虚无主义问题—— 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的历史意义及启迪

  前头捉了张辉瓒——批驳利用张辉瓒被杀搞历史虚无主义问题—— 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的历史意义及启迪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1周年  王志刚  原编者按:本文系军界著名理论家大作,以反历史虚无主义精神,旗帜鲜明地驳斥了历史虚无主义者炮制的张辉瓒被杀案,还原了张辉瓒被杀案的历史真相,澄清了历史史实。  [摘 要] 习近平
2025-01-08 互动:95

双石|“英雄战死错路上”

  红五军高台失利,对西路军的震撼和打击是相当严重的。  时任红九军参谋长的李聚奎后来对西路军总部的指挥决策有过这样的批评:“因战略上的分散,一直到战术动作上都是分散,各自为战,互不策应。如五军的大部守高台,明知敌主力找着我弱点,早不去解围又无法联络,只坐井观天的来听敌人的捷报。最后高台危险已到极点,才开始派部队去解围,……[1]”  这个时候,当然
2025-01-08 互动:83

“向科学进军”

  1.  1956年1 月1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在会上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他在报告中说:  1 月15日,北京市各界20多万人冒着凛冽的寒风在天安门广场热烈庆祝全市实现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和农业、手工业实现合作化。教员、刘少奇、周恩来、黄炎培等党政领导人出席了大会。教员在城楼上先后接受北京市工商界、农民、手工业者代表送来的
2025-01-08 互动:63

俄乌冲突|美智库:特朗普的乌克兰特使需直面六大难题

  近日,伊恩·普劳德(Ian Proud)在美国智库“昆西治国方略研究所”网站发文分析称,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宣称,一旦他正式就职美国总统,将努力立即结束俄乌冲突,为此任命基思·凯洛格(Keith Kellogg)但任他的乌克兰和俄罗斯事务特使。2025年已经到来,当基思·凯洛格将军寻求解决俄乌问题时,他需要直面六大棘手的外交难题,从直接与普京谈判到正视泽连斯基的弱点,每
2025-01-08 互动:30

点击排行

  • 两天
  • 一周
  • 一月
[!--temp.ali250--]
 500   首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尾页